在未来的知识付费发展中,必定会淘汰一大批低质量创作者。甚至可能形成众多的知识付费圈,犹如古代门客一般。专门行业有专门的顶尖知识付费代表,其拥有一众固定门客(粉丝),门客向其学习并结合门客自身优势进行二次推广,并且知识付费代表也会扶持门客进行推广。
如今,知识付费风口已过,红利期随之在逐渐消失,很多知识付费的创业者也在感叹生意难做,甚至有人已经开始离场。比如,百度音频知识付费产品只生存了6个月,最后的更新时间则停在7月13日。
知识付费余热不再,而2年前凭借“解除焦虑”为目的,许多教育机构、自媒体、大咖等都加入到“知识付费”的行列,可时至今日,在这个领域活跃的掘金者数量,明显不如从前了。
而且,据艾媒咨询的《艾媒报告丨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1月,喜马拉雅FM的产品复购率为52.4%,分答的产品复购率为43%,得到的产品复购率则未显示。可见许多大火的知识服务商,它们的复购率也只有去年的一半,这也就说明很多人已经不愿为知识付费产品买单,导致知识付费市场降温。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解释这一现象:
第一,知识碎片化,用户难以形成知识体系。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其实是个伪命题,用户在真正学习的时候,是没办法一心两用的。而喜马拉雅、分答、得到等这些所谓的知识付费产品就是用音频或者视频代替纸质来承载内容,虽可实现边开车边听课、边走路边听课,但是这样获取的知识比较零散,有多少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那就不一定了,毕竟用户还需分心注意周边的信息。
要知道,大多数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都是希望能为之后的生活或者工作带来利益,比较有功利性。而用户的功利性多多少少都意味着他们要求短期内能够看到回报,但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碎片化知识的整合,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出效果的。而且用户获取被切割后的知识是比较难以引发长思考和沉淀的,如果没有长思考和沉淀,用户就达不到知其道的效果。
第二,内容同质化严重。例如时间管理类、投资理财类等热门的知识领域容易获得较多人的关注,同时也容易成为平台重点推荐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大多数是技能性的培训,标准化程度高,因此内容上大多雷同。但是用户的时间是有限的,面对类似的内容,也只能选择其中一两个去学习。即使是这样,一刻、攀登读书等知识付费app也尚未做出创新,依旧推出类似的课程,因此难以长期吸引用户,导致知识付费的热度下降。
第三,课程开发更注重营销。用户购买课程无非是“成就动机”在作祟,而成就动机在个人发展上是有很大作用的,好比一架马力大的发动机在激励着人们向前。知识服务商正是抓住用户的这种心理,进而展开营销。
目前,大多数知识付费产品更类似于心灵鸡汤,用户购买后,焦虑的还是焦虑,不会的还是不会,并没有解决到实际问题,可以说,知识付费市场变冷也是必然的趋势。而到了知识付费的下半场,是不是要凉凉了?面对红利将尽的市场,存量竞争成为关键,应该要如何做呢?
其一,知识付费产品向垂直化纵深。
目前,内容覆盖率比较广,但是在内容供应上较大众化、无太多亮点,难以提高复购率。而且,随着知识付费产业的不断发展,尝鲜用户会逐渐减少,用户获取知识的目的不再是了解,而是倾向于掌握。除此之外,现在的用户更希望能够与知识生产者或者共同学习者交流沟通,然而现状并不能达到用户的期望,因此,用户盲目购课的行为在逐渐减少。
对于这一现状,如果走内容深耕和注重用户体验的垂直化服务路线,对留住用户并构建用户互动社区是有一定影响力的,甚至还可以提升自身的品牌专业度。
其二,将业务拓展到三四五线城市。
在城市等级分布方面,根据极光大数据 iAPP 监测得到的数据,知识付费用户大多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三四五线城市的渗透率比较低。
然而,三四五线城市人群实际上是中国网民的主体,它们有人群基数大、互联网渗透率低等特征,能为知识付费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三四五线城市人群相比一二线城市用户可能更关注贴近生活场景、应用门槛较低的在线知识付费产品,倘若能根据三四五线城市人群的独特知识获取需求进行产品和内容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其拓展业务范围,实现下沉式发展。
其三,提升资源转化率。
现在,用户只能通过简介或者试听一小部分内容来决定是否购买课程,而这样的方式,并不能让用户很好的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容易导致app打开率低的现象出现,同时,得到的资源不能被运用到最大化,并且品牌影响力也没有得到提升。
要是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问题,利用AI技术从各种书里挑选出相关内容,整合给用户,而用户按提供的信息量来付费,那么这样的模式自然是比购买所有书籍的方式要更能吸引用户,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提高用户粘度,还可提升资源的转化率。
总之,随着知识付费概念的退烧,唱衰知识付费的声音也不断的出现,不禁会让人思考“知识付费还有明天吗”?
知识付费让知识的接收者为所获得的知识付出金钱。有利于补偿知识传播与筛选的成本,并给予知识产生——筛选——传播链条的参与者经济报偿,有利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知识的传播过程中。但是,知识付费在网络上的名声似乎并不是太好。很多人花了钱购买了知识付费内容,却有一种“好像和普通内容并没有什么区别”的感受,无非是制作精良了一点,套话多了一点,鸡血多了一点。愿意去购买知识付费内容的,往往需要的是自己针对性的内容。比如,你想学习PS软件,于是花钱购买了某网站的付费ps教程“从零开始学ps”。但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实操时,发现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付费课程中没有提及的,所以还是只能依托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进行搜索,从搜索到的内容中去萃取自己所需要的答案。但是在这个“萃取”的过程中却发现,原来自己搜索到的免费资源和自己的付费资源非常相似,只是付费资源做了一个整合而已。
这也是目前做知识付费的一个主要通病,只是在对免费资源进行再加工,比如整合,修改,增删,加上各种套话。所以,网民朋友在选择知识付费内容时,一定要注意创作者的口碑、实际销售量,以及是否100%契合自己的需求。以上三点有一点有瑕疵,个人建议还是直接搜索免费资源来的实际。
未来的知识付费发展方向?
上文提到当下知识付费的很多弊端,其实目前的知识付费还是有很多优势的。优质的创作者也不在少数。前文提到,有利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知识的传播过程中。这也是知识付费最大的优点。网络是一个高速迭代的行业,所以,经过两三年知识付费的洗礼。我们强大的网民已经被锻炼出“火眼金睛”的能力,已经能基本识别“假冒伪劣”的知识付费产品。所以,在未来的知识付费发展中,必定会淘汰一大批低质量创作者。甚至可能形成众多的知识付费圈,犹如古代门客一般。专门行业有专门的顶尖知识付费代表,其拥有一众固定门客(粉丝),门客向其学习并结合门客自身优势进行二次推广,并且知识付费代表也会扶持门客进行推广。
内容转自网络,仅供免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删除,转载请备注原作者及来源。